首页 > 资讯动态 > 设计动态
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艺术团队创作:雨屋
0
信息发布:威客码头网    点击次数:3383    更新时间:2017-01-07   
截止日期:2017-01-07

     当滂沱大雨从空中倾盆而下,奔流似的雨声时常激起我们的遐想:想象拥有控制雨的能力,让它骤然停住,然后自己继续从容朝前走,而不需仓促寻找避雨之处;抑或是干脆把伞和干净、体面的形象抛开,无所顾忌地冲进大雨中,任雨水、哗哗声和湿润的空气把自己包裹。

现在,一个特殊的互动艺术装置几乎同时实现了这两个看似背道而驰的心愿。你可以不加防护地走进一场真实的雨中,看雨点密集地在身边落下,自己却不被淋湿。

   这个叫做“雨屋(Rain Room)”的实验性装置由兰登国际(Random International)艺术团队创作,自 2012 年起曾分别于伦敦巴比肯中心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而最近,雨屋的世界第三站来到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览从 9  1 日持续到今年年末。


举办这次雨屋展览的余德耀美术馆由原龙华机场的大机库改建而成,主展厅宽阔而空旷,面积有 3000 多平方米。兰登国际根据这样的大型展览空间对雨屋装置进行了调整,最终呈现出一个 150 平米的雨屋。上海这场室内雨也因此比伦敦和纽约的规模更大。

美术馆主展厅的一半都划为雨屋所用。步入展陈空间即走进一片黑暗中,只有“雨之外”的一盏射灯发出一束与屋顶平行的明亮白光,让雨水清晰可见,这是唯一的光源。室内空间中还响着带有迷幻感的音乐。

当参观者踏上雨屋的地板,会发现自己的身体如同自带磁场,无形地排斥那些从上空垂直坠落的雨水,水珠停止下落,不再触及我们的衣服与皮肤。

如果几个人一起走,来到雨屋中央,人的身边形成一块“真空”。尽管无论向何处移步都被大雨环绕,我们可以感受到雨的气息、感觉到空气变得更湿润,但始终处于如影随形的无雨地带中。

雨屋在上海开幕的这天,每一个来访者都对它充满期待。大家小心翼翼地走入雨中,缓缓迈着步子,试探地伸展手臂、张开手掌,似乎在试图扫除自己之前的疑问——雨水是否真的在自己进入那瞬间停止下落。当确证这点后,动作即更大胆外放,加快脚步,伸展得更开……

而这个方形“小屋子”,沉默地站在这里,见证好奇的人类摆出各种自由而奇怪的姿势。

来自韦恩•麦奎格团队的舞者在上海雨屋中表演

伦敦巴比肯中心,雨屋

雨屋实景图,于伦敦巴比肯中心

之所以在雨屋之中不被淋湿,是因为天花板上安设了许多 3D 追踪摄像头,当有人在下面经过,这些探测装置就会捕捉他的活动,控制雨水避开他所在位置。不过,这里不是一个可以肆意奔跑的地方。如果移动太快你很可能被淋湿,毕竟空气中仍然有雨水在下落,而这是装置无法再操控的。

这些滴到地上的雨水最后会流入格栅地板被回收再使用,整个系统运行时,水一直在进行循环的自我清洁。

站在雨屋中心,观者会发现自己很难听清周围人说话的声音,即使大家站得离彼此很近。那并非因为音乐音量太大,而是落雨声作为白噪音形成了一个环境声音隔绝层,让我们被它包围着,渐渐沉浸在只有自己、只有雨的氛围中。因此也有人说,雨屋是一个适合冥想的空间,放缓时间流转速度,助人专注与思考。

从各角度看雨屋,于伦敦巴比肯中心

这样一个浪漫而神奇的装置,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一个几乎与之完全不相同的项目,当时兰登国际的艺术家们正在开发一个印刷装置。他们想用水滴在一个可吸水的大型平面上打印或呈现出一些图像。而在那个装置的研发过程中,他们渐渐有了这样的想法:如果能用坠落的水滴来打印,我们同样能够直接制造一场雨,而那不是更有趣吗?与此同时,兰登国际开始进行对沉浸式体验的研究,开始思考如果人被雨所包围却始终不被淋湿,将会有怎样一番感受。  

这个 10 几人的团队在大约 2008 年形成对雨屋的构想,直到 2012 年,设计完成的作品在伦敦巴比肯中心首次亮相于世。雨屋邀请参观者走入其中,参与和感知雨及这个空间,而在互动参与的过程中,参观者化身“表演者”,他们的动作、身体在光影中的轮廓,转而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令它更加完整。

对于雨屋,现场的观者除了感到新奇,亦有他们各自的解读。比如自由撰稿人 Frances Arnold告诉《好奇心日报》,她在其中感受到的是“信任”这个母题,我们迟疑地在雨屋中前进,不断在试探周围的雨,这些像是装置关于信任的探讨。一位汽车媒体的记者则表示雨屋所使用的自洁技术,或许可以应用于汽车和其他环保装置中。

余德耀美术馆的创办人、艺术收藏家余德耀将雨屋视为一次关于环境保护的呼告。他说,我们走进雨中,却无法触碰它,无法伸手去感觉雨水的倾泻,而只是在消耗它;雨屋在提醒人们水的重要性,当你觉得口渴时,水离你只有一步,却遥不可及。

而对兰登国际的联合创始人 Hannes Koch 而言,雨屋并不是一个纯然概念性的装置,没有一个具体的核心概念在里面。它更多只是鼓励人们切身参与,鼓励我们从愈加虚幻、数字化的世界中走出,真正地投入到某一个场域空间,去触碰真实的环境。

“我们是创造了一场巨大的幻象(fantasy),它看起来几乎是完全超现实的,但同时它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任何人都可以沉浸其中去想象、感受,从中得到他自己的体验。“ Koch 对《好奇心日报》说。尽管在上海忙碌了一个月的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 Koch 对自己的项目保持着热情。他顽皮地模仿起雨屋中观众的各种动作——好奇地去试,摆动得兴高采烈,还有做起鬼脸自拍。

“那么人们能从雨屋中得到些什么呢?”

“我希望他们喜欢它,能拥有积极的情绪。雨屋为我们营造出一种亲切而私密的氛围。与此同时,看完之后,人们可能会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我们在控制环境?还是环境控制了我们,要把我们吞没?我们与环境彼此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雨屋是一次浸没式的体验

这不是兰登国际第一件关于互动参与的实验性作品。事实上,这个成立于 2005 年的团队一直致力于用自己的艺术装置引发人们对人类行为和周围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的思考。他们使用科技作为艺术创作语言,吸引参观者参与、互动。

譬如他们于 2008 年创作的作品“观众”,邀请观者走近一组可以随着人的动作而转向的小镜子,在一个球形空间中反转了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角色。2012 年的互动灯光装置未来自我,通过光的作用,让观众与自己的三维全身图像对话。

对人的行为和人与环境关系如此感兴趣,Koch 有自己的原因。“也许这是因为我自己能学着从中读懂人,能更理解人。我似乎对人不太敏感,有时甚至会遭到妻子的埋怨。但当坐下来观察人的反应时(注:指人对装置和对环境的反应),我想我渐渐学到点什么了。”他笑着说。

 兰登国际作品“观众(Audience)”

兰登国际作品“观众(Audience)”

Koch 与兰登国际的这些尝试是一系列持续进行的艺术化社会实验,而雨屋便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对于他们而言,它凭借某种未知性,将更多人带到对话中,也向人们抛出更多问题。而随着参观者的加入和融入,这场让人不会淋湿的雨自身也在发生不断变化。

  

图片来源:Random International,大众汽车集团(中国),huffingtonpostbaltimoresundelooddigitalmeetsculture


0